close

經年的教育,不敵一把鈔票一筆鉅款。

 

你什麼都好,就是不會討好主管。我一輩子不會忘記這句話,更不會忘記他在說這句話之前,把他的愛將所領的獎金對我複述的樣子。

 

    這兩個月來,我常在睡前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刻,每天在公司熬夜加班,規畫一再修正的計畫,練習著不知為何而起的俗艷尾牙表演。不管聽到了什麼不公?看到了什麼不義?閉上嘴巴握緊拳頭,做下去。不為什麼?為了一筆年終獎金。那一年的時間,使我體認了理想背面,更貼近生存本質的現實。如果,轉身換個臉孔,說幾個好聽的字,口袋裡就會多一些鈔票,頭上就會多一圈光環。換做是你,你做不做?換作是我們的學生,他做不做?

 

一個人的哲學,不是表現在話裡,而是表現在他做的選擇裡。為世人所尊敬的小羅斯福總統夫人愛蓮娜這麼說,在孩子的一生中,他必須做許多的選擇,選擇知己選擇專業選擇工作選擇依賴或獨立選擇順從或反抗,而他所依循的,部分來自我們教導他的,更大的部分來自潛意識的學習;也就是不知不覺他照著他的楷模說話、思考、學習,楷模可以是家庭成員,學校同學,更可以是媒體或者社會文化。

 

你以為這是很遠以後的事,其實不遠,只要孩子在成長,他就不斷的接受刺激,進而概念化,變成他的心向。今天孩子選擇誠實面對自己犯下的錯,未來他面對自己的過失,選擇虛心反省的態度就比較多;反之孩子在犯錯時,表裡不一,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,未來的人格發展就令人擔憂。

 

在龍應台的一篇講稿「政治人的人文素養」中提到,人文素養的塑造,應從文、史、哲三方面著手,其論點可供大家參考。

 

文學,例如中國的詩、詞、小說..等,它最大的功能就是「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到」,他讓我們靜下心來,順著文字所帶來的意象,與現實中的自己素面相對,發現自己心靈所觀照的世界,那麼,我們就更懂得反省,更能夠周延的思考。

 

哲學,是我們探索如迷宮的人生處境時,當我們四處碰壁,找不到出口時,抬頭所望的那一片星空;你看到了星座,知到了方位,你就不再為眼前障礙所惑,走出去。

史學,讓我們知道事物的起點,把每一件事物放到它的譜系裡去評斷,而不是單一的做判斷後就大放厥詞,徒顯自己的愚昧。

 

最後,這篇講稿最令我感動的是「人文知識並不等於人文素養」的觀點,發動文革的毛澤東會寫迷人的詩詞,許多屠殺猶太人的納粹頭子是頂著哲學博士的頭銜;反觀歷史,我們不能不警惕自己,失去對人的關懷,一個才學兼具的人,不見得不會崇尚權力、草菅人命,知與行之間的內化歷程,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的議題。

 

說到品格教育,如果我們無法改變媒體亂象,如果我們已經做到了課堂上的諄諄教誨,那麼讓我們想想,在潛移默化之中,我們的談吐、舉止、價值判斷是否做到了真誠坦側?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by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