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劉院士幽默的教學風格有口皆碑臺大教學發展中心於 98 年 4 月 9 日 (四) 邀請中央研究院劉炯朗院士蒞臨演講,主講題目為 “Learning How to Teach, Teaching How to Learn” (教與學之激盪),劉院士風趣的談吐及深入淺出的內容,讓現場與會者無不感到如沐春風,會場笑聲連連。

早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、伊利諾大學任教的劉炯朗院士,1998 年回台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,並於 2000 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。劉院士除了是國際知名的資訊學者,其幽默的教學風格更是有口皆碑,培育英才無數、桃李滿天下。

臺大李嗣涔校長在介紹這位風趣的講者時,不禁也打趣地表示:「據說在劉校長電腦裡有超過兩萬則的笑話!教學深獲同學讚賞。」當然,劉院士電腦裡是否真有這麼多笑話仍是個謎,但可確知的是,造就劉院士傑出的教學成就,決不只靠課堂笑話,而是二十多年的教學經歷所鍛鍊出來的智慧與體驗。

教學三面向:灌輸、導引、啟發

臺大教學發展中心於 98 4 9 () 邀請中央研究院劉炯朗院士蒞臨演講,主講題目為 “Learning How to Teach, Teaching How to Learn” (教與學之激盪),劉院士風趣的談吐及深入淺出的內容,讓現場與會者無不感到如沐春風,會場笑聲連連。

早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、伊利諾大學任教的劉炯朗院士,1998 年回台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,並於 2000 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。劉院士除了是國際知名的資訊學者,其幽默的教學風格更是有口皆碑,培育英才無數、桃李滿天下。

臺大李嗣涔校長在介紹這位風趣的講者時,不禁也打趣地表示:「據說在劉校長電腦裡有超過兩萬則的笑話!教學深獲同學讚賞。」當然,劉院士電腦裡是否真有這麼多笑話仍是個謎,但可確知的是,造就劉院士傑出的教學成就,決不只靠課堂笑話,而是二十多年的教學經歷所鍛鍊出來的智慧與體驗。

教學三面向:灌輸、導引、啟發

劉院士認為教學可分為三個面向:灌輸 (To instruct)、導引 (To invite) 與啟發 (To inspire)如果把學習過程比喻為尋找寶藏,老師的第一種做法可以把學生帶到寶藏所在之地,如果學生走累了,就讓學生休息一下,學生走錯了路,就把學生拉回正確道路,直到學生抵達目的地為止。第二種做法是給學生地圖,讓學生按照地圖找出寶藏,走快、走慢都由學生自行決定,即使走錯了路,也讓學生自行用地圖摸索。第三種做法則是告訴學生寶藏的好處,激發學生挖寶的動機,進而找出藏寶圖,再按照地圖走到目的地。

教學是怎麼一回事?劉院士表示,無非就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、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三大類。然而,很多人可能會以為第一種「灌輸」(To instruct) 是比較低階的教學法,導引 (To invite) 與啟發 (To inspire) 是比較高級的教學法,其實不然,劉院士特別強調這三種教學法是三種「面向」,而非三個「層次」,老師必須依照課程內容、學生資質以及不同時間點,在這三種教學方法中做出選擇,給予學生最適當的幫助。

若真要說到教育的層次,劉院士認為第一個層次是教學生「怎樣回答問題」,第二個層次則是教學生「怎樣問問題」。教育一開始可以先告訴學生正確答案,進而逐漸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,讓學生學習如何在不疑處有疑,學習去問出好問題。

大班授課非壞事  充足備課、氣氛掌控更重要

在臺灣,大家總是提倡小班教學,致力降低師生比,但是,習慣大班教學的劉院士,在演講中導正此觀念,指出大班教學不一定是壞事,大班教學有時候是很有效率的教學法。

然而,劉院士不否認,大班教學的難度的確高於小班制。大班授課的老師必須隨時掌控課堂氣氛,讓所有學生都能進入學習的狀況;課前則必須充足備課,因為大班授課是不容許老師上課講錯,或有空檔思考的機會。劉院士說,以前在某個大班制的課堂上,老師突然發現最後一排有個學生在睡覺,便拿起麥克風說:「最後一排的同學,請把那位睡著的學生叫醒!」殊不知,同學竟然冷不防地回擊:「這人是你弄睡的,你自己把他叫醒!」

這故事講完,眾人哄堂大笑,但劉院士希望用這簡單的小故事告訴大家:學生上課想睡,先不要急著歸咎於學生偷懶、不上進,老師也必須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有瑕疵、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意願,因為學生上課就像觀眾進電影院一樣,如果內容精彩,是不會有人看到睡著的。

在一個超過百人的課堂上,老師上講台就像上舞台一樣,除了做好在台上的表演,更要時時注意台下的課堂氣氛,若是有學生在課堂睡覺、講話,的確會影響到整體課堂氣氛,不可不慎;另外,劉院士認為即使是大班教學,師生互動仍是相當重要,但大班的互動是「假互動」,老師可以時常拋問題給學生,但不需等學生回答就要自己趕緊接話,避免浪費時間。

師生的互動的要務則須記「尊重」二字,千萬不要讓學生覺得教授看不起他,不可時常對學生脫口而出「怎麼這麼笨!」教者必須懂得去發掘學生的才賦,並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知識追求道路。

劉院士也告訴現場聽者,身為教學者要謹記「盡信書不如無書」的道理,坊間的教科書並非萬能的教材,教師必須活用知識,如果時間與能力允許的話,或許可以嘗試自己撰寫教科書。「除了對教育界有所貢獻之外,說不定還可藉機賺點小錢!」劉院士笑說。

身為一位大學教授除了穩定薪水以及對國家社會有教育貢獻外,劉院士認為「成就感」更是持續保有教學熱忱的最重要因素。尤其,在台大等一流的高等學府裡,老師可以遇到許多優秀的社會菁英,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年輕學子,看著學生的知識學養慢慢超越自己,那種滿足感是無以言喻的,學生日後的成就正是老師教學的最終評鑑。

教育的目標  成為有用、有知識、有品德的人

身為教師必須懂得教育的意義與目標,劉院士引用亞里斯多德的話,認為教育是要讓小孩變成有用的人、有品德的人、有知識的人,缺一不可。

一個人不同成長時期,應該要設定不同的教育目標。幼稚園時期的學習重點應該放在「如何和人相處」,這階段是人第一次離開家庭的社會化過程,應該盡量讓小孩學習和同儕一起玩耍、一起分享。當小孩到了國小、國中時期,教育目標應該是訓練小孩「學習的方法」,讓孩子在學校養成學習的習慣,並從中發掘學習的快樂,學習的內容反倒是其次,但劉院士也感概地說:「現今台灣教育似乎只讓小學生學到考試方法、上補習班的重要以及補習的痛苦。」

到了高中、大學時期,則要訓練學生如何進入社會、進入職場,尤其大學教育是人格養成的重要時期,大學生要培養嚴謹、獨立、廣泛而有次序的思考能力。其次,要訓練學生表達自己的能力,不管是用文字、口語或任何形式,必須要清楚而準確有效的傳達心中所想的東西;訓練表達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多閱讀,當肚子裡有東西的時候才可能言之有物。

另外,傾聽他人與綜合分析的能力也是大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。在進入職場之前,學生在學校經過多方面、多層次的思考與了解,可以訓練學生深入了解事情本質、做出適當的評論以及正確選擇,這都是教育很重要的部分。在這個又小又擠的多元世界中,劉院士特別告訴大家了解差異、包容差異以及理解差異的重要性,不只是看到各個群體的差異,更要去認識這樣的差異,跨越科系、宗教、語言、人種的隔閡,

大學教授  應是在地的知識份子

由於現場有多位教授參與,劉院士在教與學之外,特別闡述他對大學教授的期待。他認為大學教授應該要是對社會有所參與的「知識份子」(Intellectual)。大學教授不應該是關在象牙塔裡讀書的學者專家,不是躲在深山裡出家修行的高僧,更不是直接負政府行政責任的官員,而是要當一位具專業的素養、對政治關心、對社會參與,以及對當地文化有所了解和體會的知識份子。

雖然教學工作可以讓大學教授從中獲得樂趣與成就感,研究工作更能讓一位教授名聲遠播,但因為大學教授這個頭銜,在社會上普遍受到人們尊敬,在養成過程中亦接受許多社會資源的挹注,是以,劉院士認為,身為一個大學教授必須要對社會付出關懷,對社會做出回饋,致力成為一位對社會有貢獻的知識份子。

演講最後,劉炯郎院士引用禮記的一段話做結:「是故學然後知不足,教然後知困。知不足,然後能自反也;知困,然後能自強也。故曰:教學相長也。」強調教與學相輔相成的緊密關係。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他表示,雖然自己雖然教了二十多年書,但至今仍不斷在教、不斷在學,期許自己變成更好的老師、更好的學生以及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知識份子,這段結尾深深打動人心,現場與會者無不感到獲益匪淺。

 

【 98 年臺大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】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【反思】寫在閱讀之後

從進入校園,教務主任就要求我們必須做teaching portfolio ,我想做過這東西的人都知道,這裡頭有個非常重要的東西,

就是「教學理念」,這是一位教師的中心思想,教學信仰,從這個最基礎的理念可以發展出不同的教學模式、班級經營、

親師溝通等等;對我而言,這個欄位一直是相當神聖而必須反覆思索再三的,但今天讀了劉炯朗教授的演講稿後,乎有種

豁然開朗的感動!

重點摘錄如下:

一、灌輸 (To instruct)、導引 (To invite) 與啟發 (To inspire)是教學的三面向,而不是層次

這讓我直接想起曾看過的一段教改影片,由天下雜誌所拍攝的「海闊天空的一代-教改十年後」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TMBixFvRQU,影片中描述了在不同環境中生長,接受不同教育方式的孩子,她們在十年後各自的發展為何,其中一個案例是在中學時接受實驗班教學的孩子,也就是在他中學的求學過程中,他所接受的不是填鴨式的教育,而是較偏向啟發與引導式的教學;強調小班制、不密集、不體罰的教學模式,但也許因為整個升學體系並沒有改變,後來這群孩子在10年過後,相較於其他同學,過的是比較波折、較缺少競爭力的生活。

在現代的教學場域裡,不論是在學校或家長的立場,也都常常可以聽到期望教師進行多元評量、創意教學的聲浪;但我覺得在進行創意課程規劃的同時,依舊不可偏離正規課程或是九年一貫教學目標,否則將會本末倒置,讓學生失去了真正學習的權益。

 (To instruct)(To invite) (To inspire)方法的調整,需視教材內容與學生的資質而做調整,未來我在嘗試不同教法的同時,應進行比較與討論,擇優汰劣。

二、教育的目標  成為有用、有知識、有品德的人

亞里斯多德有許多發人省思的名言,像是「吾愛吾師,吾更愛真理」、「優秀是一種習慣」等等,他的教育關強調利用博雅教育培育具有德性的公民,亦強調教育應讓每個人,都能夠在自己的社會體系中生存;成為有用的人,我認為在我目前所實習的場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,也許因為物質生活的

富裕與充足,某些孩子失去了非常基本的生活能力,像是:三年級的孩子,當水彩乾掉而擠不出顏料時,他不會拿起圖釘把凝固的地方戳個小洞,反而會擔心得哭了起來;或是學習檔案夾,孩子在翻頁之前,不會把鐵還先扣起來;諸如此類的事件,在教學現場中常常會出現,學童在家一般會有佣人協助處理,

但我們不能保證孩子一輩子都會有佣人服伺,在期望孩子用知識為社會貢獻之前,我想最基本的還是他要能夠將所學類化到生活中,解決最基本的生活問題。

二、重視教師自我專業的成長、社會責任

即便像劉院士這麼資深的老師,依舊在乎課堂氣氛的維繫與學習動機的引發,也不斷的思考,該如何成為一位更好的老師,更好的知識份子,我想這是便是為人師最重要的一個人格特質,也就是積極向學的態度,期盼自己也能夠跟他學習,把學習與教學當作一種幸福與快樂。

愛,就是在孩子的需要上,看到自己的責任。    ^________________^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by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